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品课程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各章重难点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6-10 [来源]: [浏览次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本章理论要点

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教学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本章理论要点

近代中国是一个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帝国主义列强全面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又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所得出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难点: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理论要点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领导地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虽然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但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手工业供销小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到1956年底,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理论要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面临如何在中国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成果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成果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

其他成果: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思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思想等等思想成果。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此外,探索中也有一定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根本任务。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段的基本路线的实质及其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本章理论要点

准确判断中国的国情,尤其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过程性特征,是特指我国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社会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中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内涵和显著特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教学难点: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理论要点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

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旧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具有高度一致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开放是为了吸取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以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力更生能力和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发结构,提高开发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对内对外开放互相促进。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本章理论要点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理论要点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热爱祖国、追求和珍视国家统一的光荣传统、国家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奋斗进程中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中最有特色也最具创造性的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产物,香港、澳门问题是两方列强强加于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果。“一国两制”科学构想首先是由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而首先在香港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的基本方针。

解决台湾问题实行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当前,尤其要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解决台湾问题,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本章理论要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主要围绕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党对国际形势特点的认识适应客观实际的演变而与时俱进的;世界形势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共几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贡献。强调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

对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重点是概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怎样适应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发展变化确定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发展与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区别,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以及社会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反驳“中国威胁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系。

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教学难点: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本章知识结构图


本章理论要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欢喜、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一重要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执政党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依靠力量和评价标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空前是广泛性。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四个尊重”是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一,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第二,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第三,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课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难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本章理论要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一切联系了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了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以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着三大历史任务,完成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