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赵政)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共筑满意消费,共建诚信校园”主题普法研讨活动,通过"法规研读+案例剖析+对策探讨"的形式,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结合大学生群体消费特点探索维权实践路径。

研讨会上,学院组织员杨柯教师以“校园贷陷阱”“网络购物霸王条款”“教育培训退费难”等大学生常见消费纠纷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七日无理由退货"、"欺诈赔偿三倍损失"等核心条款适用场景。参会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的“二手平台交易纠纷”“直播间虚假宣传”等案例展开讨论,深入理解相关法律的实践运用。
“校园快递代收破损该找谁索赔?”“拼单团购遇质量问题如何集体维权?”针对这些大学生高频困惑,师生共同编梳理12315平台、消费保APP等线上维权渠道操作指南。活动还特别关注新型消费风险,就“AI换脸诈骗”“扫码领赠品信息泄露”等热点问题展开法律分析。
本次研讨作为落实“八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实践,通过"以案释法、以辩明理"的方式深化师生法治思维,切实增强青年学子“敢维权、会维权、善维权”的法律素养。(校对/王丽 审核/彭民工 姜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