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特约记者/赵政)9月2日,新学期开学伊始,校党委书记张爱红首站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董豪,校党委宣传部及党政办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务科研办、党政办及部分教研室主任参加此次活动。

调研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彭民工从党建引领、师资建设、教学质量、科研服务等四个维度汇报学院建设情况。他指出,学院始终坚持“党建本身也是最大政绩”理念,构建“1234”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教学、科研、师资、管理服务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金林就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成果及科研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具体汇报,建议加强与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协同育人,深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董豪结合分管马院的工作经历,对马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马院要进一步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深挖发展潜力,以建设全省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抓手,做好结对提升工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思政力量”。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逯忆围绕“三全育人”工作提出建议,要健全领导机构与评价考核机制,建强思政工作队伍,提升育人实效。

张爱红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与参会人员亲切交流意见,在总结讲话中对马院发展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科研协同。要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处理好“教学-科研”辩证关系,思政课教师需深耕党史研究,以史鉴今、以史育人,同时提升理论宣讲能力,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二是完善准入机制,夯实学科专业根基。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标准,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建设,坚守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定位。三是强化价值引领,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发挥马院理论研究优势,指导全校课程思政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四是构建全员育人体制,创新十大育人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配套,深入学生生活实际,探索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此次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培育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的战略地位,为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动能。彭民工代表学院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内涵建设,聚焦党建引领、师资培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核心任务,努力建成体现时代特征和南工特色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校对/王丽 审核/彭民工 姜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