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承办“京豫皖美:中国式现代化与伦理文化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赵政 [发表时间]:2025-09-2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本网讯(特约记者/赵政)9月20,由中国伦理学会指导,北京伦理学会、安徽省伦理学学会、河南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协办的“京豫皖美:中国式现代化与伦理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南阳理工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安徽、河南三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南阳,共话伦理文化传承创新。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伦理学会会长王淑芹,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靳凤林,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王海滨,安徽省伦理学学会会长路丙辉,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朱金瑞,河南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闫明月,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爱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董豪,北京伦理学会副会长鄯爱红、赵爱玲,秘书长沈永福,安徽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赵平,安徽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董军,河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姚毅、郑小九、陈娱等出席开幕式。河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姚毅主持开幕式,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朱金瑞致闭幕词。

undefined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伦理文化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梳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时代价值,探索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新路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伦理根基。南阳作为范蠡诚信精神、张仲景仁心医德发源地,为研讨提供了生动实践范本。

undefined

开幕式上,王海滨指出:研讨会融合北京理论创新、安徽徽文化实践与河南中原伦理底蕴,是践行“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理念的重要平台,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伦理内涵。王淑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呼吁学界探讨现代性道德困境,推动价值理性回归。闫明月表示,研讨会聚焦主题恰逢其时,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董豪介绍南阳理工学院校情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称学校积极将地方伦理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促进伦理教育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形成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育人文化,期待研讨会推动传统美德与现代发展理念融合。

undefined

主旨报告环节,靳凤林、赵爱玲、鄯爱红、董军、赵平、朱金瑞、郑小九分别以“从中西方主权国家生成机制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干部德性修养与清廉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中传统家文化的赋能边界与实践样态优化——基于‘家德’与‘公德’衔接的视角”“从认知科学视角看人工智能道德主体地位”“河南方言‘中’的伦理意蕴”“南水北调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实践”“《论语》中的君子之德与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核心观点。

主题发言阶段,沈永福、陈金香、陈娱、虞满华、秦洁、赵冰、杨晓、王红阳、逯忆、钟小燕等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伦理文化的传承创新、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等内容交流。平行论坛设“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伦理文化建设的现代性挑战与应对”两大主题会场,学者围绕伦理学热点议题研讨,形成“传统伦理创造性转化需结合地域特色”“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要兼顾技术发展与价值底线”等共识。

闭幕式上,朱金瑞致闭幕词,指出研讨会汇聚三地智慧,从多维度展开研讨,形成“伦理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支撑”共识,呼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传统伦理“两创”,加强跨区域学科合作。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金林主持闭幕式,期待专家学者深化合作,将成果转化为实践力量。

undefined

此次研讨会不仅成功构建起京豫皖三地伦理学界常态化对话、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平台,更以跨区域学术智慧的深度碰撞,凝聚起跨越理论与实践、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深厚伦理共识,清晰指明了传统伦理文化创造性转化、区域伦理资源协同开发、现代伦理挑战系统应对的实践路径,为三地伦理学研究注入新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价值根基、提供行动指引。(校对/王丽 审核/彭民工 姜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