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务思政 >> 学习园地 >> 正文

着力构建青少年红色教育体系

发布者:胡 靖 [发表时间]:2021-01-03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青少年红色教育是一项政治工程、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围绕为何教、教什么、在哪教、怎么教,着力构建青少年红色教育体系。

为何教:把握红色教育逻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青少年红色教育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处在基础性、源头性地位,必须立得早、立得准、立得实、立得住。红色教育是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英雄事迹和革命传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凝结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牺牲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奉献;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阅历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开展红色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四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红色教育必须抓早抓小,从娃娃抓起,通过知识灌输和情感培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教什么:开发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安徽省六安市在抓红色教育与课程教育融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丰富校园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把大别山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中,开发出有当地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取得很好的成效。红色教育不是一时之策,而是千秋大计。下一步,必须聚焦政治引领与价值观塑造,坚持政治性要求、课程化理念和专业化操作的有机统一,推动红色教育从零散转向系统,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各主管部门要针对青少年红色教育研究制定专门的实施意见,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四史”学习教育,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开发本土红色教育课程,组织编写红色教育读本,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编制教育大纲,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内容。要依托红色教育课程,全面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学而知、学而懂、学而信、学而行,引领少年儿童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哪教:构筑红色教育阵地体系。要充分发挥学校红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德育处、学生会以及承担课程育人的学科专业,应按照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红色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这两个“大学校”的特殊作用,打牢党团队一体化政治培养链条的扎实根基。新时代,共青团、少先队应当高举旗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运用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特色和优势,让青少年在这所大学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主题研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瞻仰革命纪念场所等活动,强化仪式教育,让青少年接受革命文化熏陶,激发爱国热情、凝聚青春力量、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红色教育网上工作能力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和青少年网络阅读特点,开辟网络红色教育基地,组织高水平红色教育内容生产。

怎么教:创新红色教育教学体系。青少年红色教育应尊重他们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把革命传统优势与新理念新技术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施教、创新施教、精准施教。突出针对性,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对少年儿童,可以采取“以善求真”“以善尚美”的教学法,让他们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中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对于青年,可以采取“以真领善”“以美引善”的教学法,帮助他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理解革命传统的内涵和价值,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和力量。突出主体性,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创设教育情境,激发主体反思,帮助青少年在真学真懂之上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使命感,在主体自觉之上增强对学习成长的责任感。突出实践性,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精心组织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突出艺术性,结合青少年特点,积极运用新媒体加强传播,根据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浏览的习惯,运用卡通画报、动漫视频、歌曲童谣等可视化方式传播红色文化,让青少年在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产品中受到思想启迪。

(作者:胡 靖,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