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示
通过完善教材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就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为办好思政课作出了新部署,为加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努力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新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在增强“学理性”这个问题上,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富有思想,着力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说服力,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此,思政课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把握,“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遵循“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原则,努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近年来,各高校围绕“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的综合教学改革模式,不断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堂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思政课,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且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上的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并“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变抽象的“基本原理”为具体的“生动道理”,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一、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统一、网上交流与网下互动的统一。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把思政课打造成“金课”。
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要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授课能力要求和衡量标准,努力在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按照“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教学要求,既要执行教学中的“规定动作”,又要设计配套“自选动作”。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推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提高教学参与度的问题,使思政课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政课不限于课内,可以延伸到课外实践,通过组织多种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互动和参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围绕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开展实践学习,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教学话语的改革创新。思政课要创新话语体系,努力在教学话语的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有其特有的话语风格、表达习惯和接受偏好,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构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话语体系,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话语向学生讲清楚和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说,要用“接地气”的教学话语来阐明“高大上”的理论内容,把“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把“有价值”的事情做得更“接地气”,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此,要求思政课教师围绕“突出重点、关注要点、化解难点、回应热点”的教学要求,掌握“大众话语”“时代话语”“生活话语”,创新话语表达形式,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开展教学,把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话语融入到教学中。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合理、适度、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使教学话语贴近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符合学生的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这样,思政课教学才更有亲和力,学生才更有获得感。
当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通过完善教材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